2016年第8期,总254期,月刊

中西“互文性”理论的融通及其应用
李桂奎
(上海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, 上海 200433)
摘要:如同“阐释学”“叙事学”等理论体系基本实现了中西相互镜照融通一样,“互文性”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也早已有所潜滋暗长,拥有与西方相关理论相呼应的潜质。30多年来,人们通过不断地译介、评说、应用以及“比较研究”,使这一理论在中国落地生根。大致说,中国传统探讨继承与革新关系的“通变”文论体系可以与西方“互文性”理论形成对接。基于刘勰的《文心雕龙·通变》,唐宋文人推出了“转益多师”“点铁成金”“夺胎换骨”等传统诗法,标志着中国式“互文性”理论趋于成熟。明清诗画、小说戏曲等文学艺术崇尚“仿拟”,相关“通变”理论随之丰富了中国式“互文性”理论的内容。相对而言,中国式“互文性”理论带有“悖论”特质。其中,“形”与“神”、“犯”与“避”等许多相关观念与术语、范畴貌似水火不容,其实相辅相成。由于“互文性”之“互”既包括纵向传承的“历时互文”与横向互渗的“共时互文”,还包括“传承互文”与“反哺互文”以及“正向强化互文”与“逆向反讽互文”等复杂情况,因此,运用这种学术眼光和“史识”意识,我们可以在关于中国文学的“古今演变”研究以及“重写小说史”乃至“重写文学史”等方面打开局面。
关键词:互文性;中西融通;仿拟;悖论特质;比较研究

作者简介:李桂奎,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,研究方向:明清小说及理论。
版权所有:吉林省社会科学院《社会科学战线》杂志社 © 1978-2024
地址: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邮政编码:130033 电话:0431-84612431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吉ICP备05000827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