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回顾

发展历程

  《社会科学战线》(简称《战线》),1978年创刊,经历了初创期、季刊向双月刊的转变、双月刊到月刊的转变以及与新媒体融合几个发展阶段。《战线》始终坚持“以学术为本,开风气之先”的办刊宗旨,逐渐形成了“沉稳、厚重、深刻、典雅”的办刊风格。近年来又以“新融合、新发展”的办刊理念,与时俱进,顺应传媒变革的需求。40年来,《战线》一直是引导和推动中国学术创新与发展的代表性刊物之一。

  一、创刊号出版及国内外反响

  《战线》创刊号于1978年5月1日出版发行,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。新华社、《人民日报》为《战线》的创刊发布了消息,《光明日报》刊登了创刊号目录,并摘要发表了《创刊词》。香港《大公报》《明报》以及美国、日本的报刊也对《战线》创刊做了及时报道,称赞《战线》“篇幅大、内容新、各学科兼容并包、独具特色”。美国“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规划代表团” “日本恳说会学者代表团”亦专程来访,给予高度评价。

  最为可贵的是《战线》创刊仅一个月就收到全国20多个省、市、区的群众来信达345封,大家一致认为,创刊号体现了“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”的方针,是粉碎“四人帮”后我国社会科学繁荣昌盛的表现。

  在编辑部的努力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,从创刊之初,《战线》就以内容丰富、学术性强、文风新颖、形式多样、编排别致的办刊特点,尊重作者、打造编辑团队、广罗人才、专业至上的办刊风气,组织特色栏目与专题栏目、组织主办学术会议等办刊方式,形成了面向全国、学术争鸣、思想解放、荟萃名家、选题重大、鼓励争鸣、设计精美的宝贵办刊经验,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1978—1993年的15年间,《战线》一直是季刊,每期346版,稳定地保持着创刊之初的特色,赢得了学界的认可和信赖。

  二、季刊到双月刊的转变

 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,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,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随之发生了嬗变。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,促进学术和理论信息的快速传播与交流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,从1993年起,《战线》由季刊改为双月刊,每期282版。《战线》特色更加鲜明,更紧密地为学术和时代服务:

  (1)准确把握时代脉搏,与学术发展同步。进入1990年代以后,《战线》将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经济学栏目加以调整充实,作为重点栏目推出;吸纳新兴学科,开设特色专栏;深化经典栏目,跻身学术前沿。

  (2)注重刊发大型笔谈,支撑学术进步。在新知识、新思想、新观点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,《战线》刊发了一系列大型笔谈,对学术论争激烈、学者关注集中的重大学术话题进行积极展示和引导,深度呼应学术和社会发展问题,努力支撑中国的学术进步。

  (3)进入学术评价体系,为刊物发展奠定基础。1992年,《战线》被列入北京大学开发的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》,获得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的地位,此后《战线》相继被列入各类核心期刊评价体系;同一时期《战线》先后获得吉林省、东北三省各类期刊奖,1996年,更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提名奖,确立了《战线》作为全国性名刊的地位。

  三、双月刊到月刊的转变

  进入21世纪后,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发展,《战线》作者队伍不断壮大。为了进一步满足学术发展需求,及时传播学术成果,自2008年开始,《战线》由双月刊改为月刊,每期282版。在“量”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,《战线》更加重视“质”的提升,不断探索,大胆创新,使刊物跃上了一个新台阶,形成了一些新特色。

  (1)突出专题栏目策划。2003年开始,改变以学科命名栏目,栏目专题化,即每个学科每期围绕一个专题进行选题策划和组稿,集中刊发针对某个问题的研究成果。《战线》走上了精细化发展道路,得到读者的充分肯定。

版权所有:吉林省社会科学院《社会科学战线》杂志社 © 1978-2024
地址: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邮政编码:130033 电话:0431-84612431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吉ICP备05000827号-4